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胶南五中 李衍向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要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就必须加强校风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为此,针对普艺一体办学的客观形势,为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我们胶南五中在继续加强规范管理的同时,将深入实施精细化管理,努力用精细、高效的管理激发和培养师生员工的进取意识和奋斗精神,营造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现将我们的做法、体会和打算简要汇报如下:
一、转变观念和作风是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校风建设的前提
加强校风建设要靠科学的观念、认真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良好的校风应表现为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精心,每一个环节都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作为学校,只有让每一位管理工作者将这种理念和态度充分内化并成为自觉行动,才能形成精细、扎实的校风。因此,为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校风建设,我们将以开展学习为切入点,着力实施 “两个转变”,促进“两个改善”。
一是转变观念,改善心智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办公会、教务办公会、级部例会、骨干教师座谈会和青年教师培训会等形式,组织干部或教师认真学习精细化管理的理论,精心研讨临川一中、江西师大附中、洋思中学和黄冈中学等名校的先进经验,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精细管理的内涵,充分认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决心和信心。同时,结合具体工作中出现的管理粗放、工作不扎实等不良现象,通过解剖分析、举一反三,使精细化管理的思想达到具体化、形象化,在全校范围内逐步形成“把每一件平常的事做好就是不寻常,把每一件细小的事做好就是大成绩”的精细管理的高度共识。
二是转变作风,改善行为方式。我们提出了“工作态度要精心、工作过程要精细、工作结果要精品”的精细化管理要求,要求全体干部和教职工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工作态度务实,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学校实际出发开展工作,不跟风逐潮,不翻新花样,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力求工作卓有成效;二要工作作风扎实,要强化“只为落实想办法,不为懈怠找理由”的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布置、督查、反馈和整改的管理环节,持之以恒地抓落实,敢于抓住不落实的人,追究不落实的事,确保各项工作要求到位、指导到位、落实到位;三要工作方式精细,要高度关注管理细节,细致入微地审视管理工作中的“小事”、“细事”,一件一件抓落实,一点一滴做工作,力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二、强化规范和责任是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校风建设的保障
要加强校风建设就必须保证学校的规范化和精细化运作,就必须具备规范的、精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但是,就当前学校推行精细化管理的现实而言,一方面缺乏规范的、精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另一方面,规范的、精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得不到很好的执行。为此,我们正在认真做着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我们以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在外出考察学习和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人文化、科学化、规范化、责权利一体化的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整合、细化、补充等方式,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完善,既对原有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案等规章制度进行整理、合并;又立足于“人人都有事干、事事都有人管、人人事事都有考核”的思路,对各科室、各岗位的责任和标准进一步做细化、量化和具体化;还针对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补充制定工作督查制度、工作问责落实制度、部门责任量化评价制度、立体化值班制度和学校工作信息通报制度等新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学校常规工作的运行管理制度和监督执行制度,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
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强烈的岗位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是推动各项规章制度和任务落实的尚方宝剑。因此,要严格遵守精细化的管理制度,提高落实的执行力,就必须强化管理制度的引导作用和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意识。为此,我们本着“谁的部门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的原则,在沟通和合作的基础上正在为每位干部和教职工制定全面、细致的目标量化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工作的实施流程,并开始实行“谁分管谁负责,谁的问题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力求增强干部和教职工的责任心,确保各项职责的履行和各项工作的落实,力求形成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工作局面。
三、完善体制和机制是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校风建设的关键
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校风建设的关键在于执行,即使拥有了最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最好的工作方案,如果得不到强有力的执行,也只能沦为摆设。我们认为,强大的执行力应依托于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此,我们精心运作了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构建管理体制。我们构建了“条块结合,分层管理,民主监督,和谐发展”的管理体制。所谓的“条块结合,分层管理”,就是从校情出发,在发挥“学校――处室――级部”三级条状管理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校――级部”二级块状管理的作用,实施“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分层管理,使广大干部和教职工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各个层面的管理工作中去,以提高管理的执行力。所谓的“民主监督,和谐发展”,就是在强化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群团组织和教职工的监督作用,加大对管理工作的督导、反馈和整改力度,真正做到积极开展工作,主动解决困难,切实提高管理的效能。
二是完善管理机制。我们按照“制度立规,运行靠线,监督成网”的管理思路,建立了“以三条线运行为基础,靠四层面监督作保证”的“三线运行,四层联动”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所谓的“三线运行”,就是确保正常运行以下三条常规管理工作线:一是运行“以全员育人为宗旨”的教育管理线,要求教职工以爱和责任为核心,增强全员育人意识,认真履行全员管理职责,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二是运行“以级部管理为主体”的执行落实线,强化“级部是主体,班级和备课组是根本”的管理意识,充分发挥级部的管理主体作用,实施“有功必奖,有错必究”的责、权、利相统一的分管主任责任制,强化了分管主任的目标意识、责任意识、执行意识和效能意识,管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努力提高学生成绩,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三是运行“以学生自主管理为核心”的检查反馈线,在执行干部值班、政教处检查和后勤人员巡查的前提下,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发挥学生会、班委会和值周班的主体作用,从纪律、体育到卫生,从早操到午休、晚休,从教室、宿舍到室外环境,分别对班级管理事务加大检查和整改的力度,精心打造“定人・定岗・定责・定时”的立体化常规学生管理机制,真正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效能。所谓的“四层联动”,就是实施以下四层督导、反馈联动系统:一是实行校长督导,坚持“勤于督,重在导”的原则,根据工作分工,分管校长要面向全员,立足岗位,突出质量,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工作进行督导;二是实施部门督查,按照“集体行动、重点突出、督查精细、反馈及时”的要求,分管校长协同科室主任或级部主任要加大对近期工作和重点工作的督查力度,并通过办公会汇报与研究、办公室编印督查通报和各责任部门整改等方式及时跟上落实;三是执行级部反馈,各级部分管干部要经常进行检查、指导,切实做好反馈、整改,并每周编印工作简报,发给所分管的备课组长和办公会所有成员;四是搞好师生监督,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利用校长信箱、教代会和征集“金点子”等形式畅通信息渠道,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四、优化教研和教学是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校风建设的重点
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校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用规范、精细而又高效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精细化管理的重中之重应该是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校风建设的重中之重应该是教风和学风建设。为此,我们正认真抓好以下三个教学环节的落实。
一是精心开展教研活动。为提高备课的质量,我们将推行“三轮两案”的备课方式,要求所有教师坚持“三轮备课,两案定教”的原则,严格按照“集体研讨――分工备课――个人整合”的三轮备课流程开展集备、通备和精备活动,并精心编写组内通用的教学设计和个人专用的教学方案,优化备课的流程。为深刻反思教学生活,我校坚持“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提高”的科研原则,继续开展“小故事・大教育”活动,各级部每周都安排两名教师在级部例会上绘声绘色地畅谈自己和学生的教育故事,并针对故事的情节和细节主动进行精细化、个性化的自我反思,引导我校教师高度关注教育实践的复杂性、丰富性与多样性,力求在开展精细教研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每个教学步骤都精心,每个教学环节都精细”的反思意识,形成科学、严谨、精细的教研风气,从而提高教研的质量。
二是精心打造“精致课堂”。我们将积极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精致课堂”研讨活动,各教研组要结合本学科的教学探索、建构各自的“精致课堂”标准。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组织开展四项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坚持“以干部指导为引领,以学生评教为促进”的原则,立足课堂教学,各备课组每周举行教研课,并积极开展组内的听评课活动;各级部每学期举行反思课,专门选定某些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摄录下来,并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深入研究和反思;各级部每学期举行比武课,专门选定一段时间组织年级组内的教师开展课堂比武活动,并及时跟上反馈和激励;学校将适时举行“精致课堂”展示活动,组织相关学科的教师参加观摩和讨论,引领广大教师高度关注教学设计,细心打磨教学细节,竭力追求教学过程的精细、教学方法的精当、教学艺术的精湛和教学成果的精美,力求在精心打造“精致课堂”的过程中形成科学、严谨、精细的教学风气,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是精心优化训练流程。我们要求所有教师坚持“统一编印、科学批改、规范管理、定期巩固”的原则,努力改进学习材料的编写过程和使用流程,既要在跳进题海、用心研题、精心选题的基础上编印优质、高效的精品习题;又要在有效监控与合作的基础上强化过程训练;也要在灵活批改和重点讲评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掌握解题的规律、方法和规范,并深入思考一题多变、一问多答、一题多解等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在梳理的基础上妥善保管学习材料,定期进行复习巩固,力求在优化学生的学习流程和学习方式中形成科学、严谨、精细的学习风气,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南京市御道街29号
025-84892424
025-84891512
office@nuaa.edu.cn
关注微信企业号
获取更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