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寻根革命圣地 激扬报国热情

作者: 访问量:600发布时间:2011-09-0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校党委、校行政邀请五十余位今年荣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教学名师称号的党员和教师代表,于8月中旬分两路赴井冈山和延安等革命圣地开展学习考察活动。党委书记崔锐捷同志,副书记、副校长陈夏初同志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学习考察。丰富的活动内容、生动的革命历练,使考察团成员深感震撼,深受教育。

 
感怀――缅怀党的光辉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
       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的井冈山,是我们党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被誉为“革命圣地”的延安,在1935年到1948年作为党中央所在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召开了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在校党委书记崔锐捷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夏初带领下,延安线学习考察团一行冒雨参观了宁夏盐池革命烈士纪念馆和延安革命纪念点:杨家岭党的七大会址、当时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枣园、中央军委所在地王家坪革命纪念馆及党的主要领导人的住所、宝塔山等革命旧址。井冈山线的学习考察团成员不顾天气闷热,头顶炎炎烈日,先后参观了黄洋界保卫战旧址、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哨口、大井毛主席旧居、小井红军医院、红区造币厂等纪念点。
      在考察过程中,让考察组成员感受颇深的一点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其中,经历最特殊的要属能源与动力学院的张�元老师。1966年,他随着南航“燎原长征队”,徒步走到了井冈山,当时的经历至今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45年后的故地重游对张老师来说,既是踏着年轻时的足迹重温红军的奋斗历史,又是带着感恩之情再次接受老一辈革命精神的洗礼,是一次永难忘怀的“红色之旅、学习之旅、寻梦之旅”。张老师的故事,引发了很多年轻老师的思考和共鸣,虽然他们没有徒步前往革命圣地的经历,但是却不约而同有了一种“理想照进现实”的欣喜与感悟。就像“80后”的艺术学院团委书记雷蕾说的,这是一次真实而厚重的红色之旅。井冈山,是个在儿时就熟稔于心的光辉地名,在踏上她的土地之前,是无法感受到这里每一寸土地所讲述着的,追求信仰和精神的的故事,竟是如此感人至深、浩气长存。
      在井冈山和延安,考察团成员不仅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加深了了解,也对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认为,正是老一辈革命精神的传承造就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辉煌历程,也诚如校党委书记崔锐捷所言:“缅怀党的光辉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每一位党员更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感恩――立足本职,教好书,育好人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是此行的中心话题,特别是其中“依靠群众”、“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引发了考察团成员的热议和思索。
      在重温当年红军的奋斗历史后,考察团成员都深深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都切实感受到身上所担负的责任,纷纷表示要抢抓机遇、勤奋工作、多出成果,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建新功立基业。有些细心的老师指出,在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人民”一词出现多达136次。“紧紧依靠人民”、“拜人民为师”、“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等等这些论述,既是对辉煌成就的科学总结,也提供着开启未来的“钥匙”。自动化学院周翟和老师就提到,“井冈山精神使我进一步明白了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反复强调‘人民’二字的重要意义。只有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积极参与,才能形成有效合力,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参观过程中,大家还发现,在井冈山、延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非常重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制定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等规章制度都是为了要把军队建设成为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型军队,都是为了始终和群众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了解到这一点才能看到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守,才能认识到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的“生命工程”。
      作为一名南航的党员教师,大家联想到了学校当前正在开展的“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有的考察团成员说,自己参加了之前开展的师德承诺活动,那时还没有感受到自己签署的师德承诺书背后深沉的使命感,但经历了这次“红色之旅”,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生活与奋斗,仿佛一下子感受到了一种责任,感受到了“行胜于言”的意义和内涵。教学名师代表,机电学院游有朋老师如是说:“参观了延安杨家岭、枣园、宝塔山等革命圣地,以及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园,重温党的奋斗历程,品味党带来的光荣与辉煌,更加激发了我们立足本职、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热情。”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经济与管理学院张捷老师也表示,“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务工作者,此行对于自己的思想是一次洗礼和净化的过程,今后,我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立足本职,培养学生,服务教师,为学校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
 
感动――延续情谊,共创和谐发展新局面
      谈到这次暑期红色之旅,考察团成员纷纷表示,学校这次组织的暑期考察将组团视点落在了教学、党建一线的普通教职工身上,并且由学校领导亲自带队,这不仅体现了校党委、校行政对一线教职工的关怀与重视,更是对一线工作的肯定和褒奖,这让大家觉得很温暖、很感动,也有了把工作做得更好的决心和斗志。不仅如此,在五天的考察中,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学院、不同岗位的教职员工都成了很好的朋友,大家在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下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不仅加深了对其他学院、单位工作的认识,也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开拓了思路,创新了方法,为进一步改进现有工作奠定了基础。“结识了许多老师,也从一些老师身上学习了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大家互相帮助,相互照应,团结一心,真正成为一个团队,是一个战斗的集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马维华老师谈到此行的收获时这样说。高新技术研究院的戴振东老师也说道,“在延安,看到中国革命的阵地从杨家岭、枣园到王家坪的迁移,老一辈革命家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领导和指挥着中国革命――毛泽东让给朱德的沙发、周恩来让给刘少奇的两间窑洞……反映了老一辈领导人之间相互尊重和关爱。生活尽管简单,但同志间的情谊深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应该是中国革命成功的重要方面。”
      “聚则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暑期红色之旅虽然结束了,但是考察中的所思所感,以及建立起得情谊与联系,将使每一位成员都会更加牢记党的优良传统,认清历史使命,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拼搏奉献、群策群力,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更好的贡献。


首页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 |下载专区 |校历

友情链接

南京市御道街29号

025-84892424

025-84891512

office@nuaa.edu.cn

关注微信企业号

获取更多服务

版权所有  20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政办公室  苏ICP备11035779号   地址: 南京市御道街29号   邮编: 210016  技术支持:梦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