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回收  信息动态

总第91期

作者: 访问量:698发布时间:2011-12-07

【学校要闻】

n      国家空管飞行流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落户我校

n      我校获批“超声电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n      我校入选2011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 提名2

n      我校研究生院在《201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中位列“211工程”大学第二位

n      我校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n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来我校调研

n      江苏省教育纪工委书记蒋吉生一行来我校检查指导

n      聂宏副校长率团赴法国、德国合作高校调研

n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保华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

n      中国数学会理事长马志明院士来我校讲学

n      我校举行2010-2011学年本科生总结表彰大会

   

学校要闻

国家空管飞行流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落户我校

近日,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简称“国家空管委”)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国家空管飞行流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通知》,决定依托我校建设国家空管飞行流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以我校民航学院空管研究所为基础,多年来紧密围绕国家空管发展导向,积极追踪国际空管科技前沿,致力于飞行流量管理、空域评估等领域研究,形成了飞行流特性分析、飞行流量调配技术、飞行流量管理评估和飞行流量运行管理四个研究方向,建立了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相互推动的“产---用”立体化研究体系。在首轮建设周期内,实验室将围绕对国家空管具有重要意义的飞行流量管理问题,组织开展飞行流量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前瞻性技术探索和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为我国飞行流量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和科研支撑,为我国空管事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

我校获批“超声电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1116,国家发改委召开“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物联网云计算试点示范、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授牌大会,由我校精密驱动研究所(江苏省超声电机工程研究中心)牵头联合申报的“超声电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得授牌。

    该工程实验室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超声电机技术孵化器。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实验室主任赵淳生教授介绍,工程实验室将着力建成超声电机中试生产线和国家级超声电机检测中心,打造超声电机及其应用系统集成与创新基地、成果推广基地、工程测试与检测标准化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实现我国超声电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我校入选2011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 提名2

近日,我校有1篇论文入选2011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其中,航空宇航学院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博士研究生文浩的论文《绳系卫星释放和回收的动力学控制》(指导教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岩教授)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航空宇航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金家楣的论文《若干新型超声电机的研究》(指导教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淳生教授)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王�的论文《面向模式表示与模式源的分类器设计方法研究》(指导教师为陈松灿教授)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十一五”以来,我校大力提升博士生生源质量,积极构建创新管理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加大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从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每年均有1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我校研究生院在《201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中

位列“211工程”大学第二位

日前,中国管理科学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完成了《201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排出了中国大学研究生院综合实力100强。我校研究生院综合实力获评A等(即综合实力在全国4%~10%之间),综合排名全国第35,在“211工程”大学中排名全国第2

根据评价结果,研究生院排名全面前十的大学依次为: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

我校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110日至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了第二届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校领导崔锐捷、陈夏初出席活动,并代表学校与河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以科技合作与研发创新、共建产学研合作联盟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高加工度原材料产业及军民结合产业,共建高层次人才引培体系,强化地方创新资源优势,建立省校长期合作机制。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来我校调研

1124,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一行来我校调研。校领导崔锐捷、朱荻、陈夏初、宣益民、聂宏、王永亮,校长助理熊克、程永波、黄炳辉出席座谈会。    

校党委书记崔锐捷致欢迎辞。校长朱荻介绍了我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特色专业、科学研究以及政产学研合作等情况。

杨卫泽书记作重要讲话,对南航为国防事业做出的贡献表示敬意,并感谢学校长期以来对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他指出,把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教人才资源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南京“创成率先大业”的关键之策。当前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关键是要把创业放在和创新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加快科技创业的步伐,为此要积极培育创业主体、完善创业机制、提升创业服务、营造创业大环境。杨卫泽强调,推动科技创业,需要高校和地方协同创新,实现政产学研融合,推动大学和地方形成“齿合式”合作。南京希望与在宁高校共建大学科技园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

杨卫泽一行还考察了我校无人机研究院、微型飞行器研究中心、直升机旋翼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精密与微细制造重点实验室,了解了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情况。

江苏省教育纪工委书记蒋吉生一行来我校检查指导

1125,江苏省教育纪工委书记蒋吉生一行来我校检查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纪委书记刘丽华参加汇报交流会。

会上,刘丽华书记汇报了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并介绍了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相关情况。蒋吉生书记指出,学校党委对纪检监察工作高度重视,校纪委结合实际创新教育形式,注重监督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取得了实效。他希望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精神,不断增强廉政教育,注重制度预防,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为学校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会后,蒋吉生书记一行还参观了我校航空航天馆。

聂宏副校长率团赴法国、德国合作高校调研

11110日,副校长聂宏率团访问了法国和德国合作高校,以加强彼此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访问团与法国梅斯国立工程师学校、法国工程师学校SUPELEC梅斯校区、法国第戎商学院(ESC DIJON)、法国国立机械与航空高等学校(ENSMA)、德国汉堡工业大学、德国北方理工学院负责人,就深化双方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德国达姆工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并邀请合作高校负责人参加明年我校60周年校庆活动。

访问团还参观了在汉堡的空客公司。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保华受聘我校兼职教授

112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保华受聘我校兼职教授。校领导朱荻、宣益民,校长助理熊克出席授聘仪式,朱荻校长为杨保华颁发聘书并佩戴校徽。

宣益民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杨保华院长是航天领域的学者,更是空间科学技术的领航员,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更有着扎实的工程实践经验,不仅在国内享有声誉,在国际上也广有影响,衷心希望杨保华院长为我校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聘任仪式后,杨保华院长作了题为“空间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的学术报告。

中国数学会理事长马志明院士来我校讲学

1128,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志明来我校作了题为《关于我国数学发展的点滴思考》的学术报告。

马志明院士针对我国数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从中国数学的国际地位、与数学强国的差距、对待数学的态度以及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马志明院士还参观了我校将军路校区,并在砚湖边栽下一棵桂花树。

马志明院士,1984年在中科院应用数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获Max- Planck研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陈省身数学奖、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何梁何利奖、华罗庚数学奖。曾任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校举行2010-2011学年本科生总结表彰大会

1125,我校举行2010-2011学年本科生总结表彰大会暨“群星计划”启动仪式,校领导崔锐捷、陈夏初、吴庆宪参加会议。

校领导向获得通令嘉奖的“凤凰之翼”团队和“挑战杯”团队颁奖。获奖学生代表们以催人奋进的事迹充分展现了南航学子勤奋、求真、务实、创新的优秀品质和追求真知、孜孜以求的踏实作风。

校党委书记崔锐捷和贲德院士发表讲话,希望学生能够喜欢学习、会学习、学得好,希望教师能够爱学生、带好学生、教好学生、做好学问。

据悉,2010-2011学年我校共有103个本科生集体获集体类荣誉称号,2879人次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称号,4591人次获得各级各类奖学金,其中695人获国家级奖励、173人次获省级奖励。

“群星计划”是一项着眼学生长远发展的人才培养创新计划。该计划对照“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未来开拓者”这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所涵盖的能力素质指标,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及实践措施,旨在促进学生实现“三结合”,即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紧密结合、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紧密结合,以培养更多有理想信念、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胸怀、有眼界、有追求、有学识、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

 

   

    近日,我校在纳器件的仿生研究方面获一项高水平研究成果,该成果已被国际纳米领域顶级权威刊物Nano letters(影响因子12.186)接受发表,这是我校首次以第一单位在该杂志发表文章。

    1121,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报道了我校就业相关工作,反映我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通过采用就业微博、求职QQ群、辅导员印名片、组织学生组团应聘等细致周到的举措有力促进了学生就业。

    119,由我校主办的全国航空系统厂所、院校实习联合体第十一届年会在江苏昆山召开。来自全国16家航空系统厂所、13所航空院校的代表80余人参加会议。

    1127,我校校友焦玉华的企业江苏绿展科技有限公司、石建全的企业南京华帝新能源有限公司获得首届江苏省“企业公民奖”,此次江苏省“企业公民奖”评选共有15家企业上榜。

    近日,在江苏省第八届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中,我校学子获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学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奖”,比赛指导教师均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首页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 |下载专区 |校历

友情链接

南京市御道街29号

025-84892424

025-84891512

office@nuaa.edu.cn

关注微信企业号

获取更多服务

版权所有  20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政办公室  苏ICP备11035779号   地址: 南京市御道街29号   邮编: 210016  技术支持:梦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