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

当前位置:首页  领导讲话

姜斌校长在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作者: 访问量:213发布时间:2025-09-04

立鸿鹄之志,答研途三问

——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2594  上午9:30  将军路校区东区体育馆)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聚将军路校区,与明故宫校区、天目湖校区同步连线,隆重举行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共同迎接4749名硕士生、1089名博士生加入南航大家庭。你们怀着对空天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跨越山海、汇聚于此,开启学业新阶段,奋进人生新征程。在此,我谨代表甄良书记和全体师生员工,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辛勤培育你们的家长、师长致以衷心的感谢!

昨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相信大家与我一样,内心都充满了震撼与敬意。中国人民在抗战中孕育的伟大抗战精神,展现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精神如炬,使命如(pán)。从抗美援朝烽火中走来的南航,作为新中国创办的首批航空高等院校,始终将“航空报国,贡献国防”作为立校治学的精神源泉和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从我国航空科技史上的若干个第一,到新时代大飞机、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南航智慧,南航人坚定选择在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道路上勇毅向前,为国防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将学校打造成为祖国“三航”领域不可或缺的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可以说,南航的办学历史,是一代代南航人胸怀凌云志、(gōng)身强国行的奋斗史,是一部书写忠诚的航空报国史、创新自强的科技报国史、担当奉献的强军报国史。

伟大抗战精神的教育价值,不仅在于铭记历史,更在于启迪当下、照亮未来。成长于新时代的你们,恰逢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澎湃浪潮,亲身经历着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作为南航新主人的你们,更当主动扛起传承与弘扬南航精神的时代重任,在研究生阶段磨砺学术本领、淬炼人生理想、践行许党报国,努力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在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大家即将踏上“研途”征程之际,我愿请同学们常怀此心、常作此问:我的选择,是否紧扣国家之需?我的研究,可否破解实际之问?我的成长,能否不负时代之期?希望大家在自省中锚定方向,在启迪中升华理想,以实实在在的“研途学业”,交出无愧自我、无愧时代精彩答卷。

第一问:我的选择,是否紧扣国家之需

南航因航空而生、伴航空而长、依航空而强,“航空报国、贡献国防”是融入南航人血脉的精神基因。七十余年来,学校始终与国家航空事业同频共振,二十余万毕业生中涌现出以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AG600总设计师黄领才、直-10总设计师吴希明、嫦娥与天问总设计师孙泽洲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国重器总师。在2025届毕业研究生中,更有超过1300人选择奔赴国防军工一线建功立业刚才,同学们演绎的音诗画《选择》,生动讲述了南航人航空报国的薪火传承,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和奉献国防的价值坚守,发出了青春选择当无悔,誓与祖国共前行的时代强音。我想,这正是南航人对第一问的最好诠释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人生的重要关口,每一次选择都是个人追求的高远、价值的体现、责任的担当希望你们在追梦路上,始终心系国之大者,把个人志趣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把科研方向与战略需求紧密对接,在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中成就精彩人生。

第二问:我的研究,可否破解实际之问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推动进步当前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精度空前拓展,范式变革与学科融合持续深化。作为研究生,你们既要有“从01”的突破勇气,更要有“从1N”的落地能力。刚才,作为教师代表发言的袁慎芳教授和她的团队30年来深耕智能结构及健康监测的研究,推动了该方法从原理性概念到实际工程应用新技术的转化,先后服务于5大类10余个飞行器型号的设计、试验、维护、延寿及飞行安全保障。近年来,南航师生导学共进、教学相长,在无人机、航空发动机、智能飞行器等领域的研究中不断取得突破。这正是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大国重器上的生动实践。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同学们保持和导师密切互动,更要保持对行业、产业的高度关注,以问题为导向,面向真需求、研究真问题、产出真成果、培养真本领,加快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在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防科技现代化中大展拳脚。希望你们要始终葆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始终保持探究真理、发现新知的好奇专注,着力增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实实在在的成果。

第三问:我的成长,能否不负时代之期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当前,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数据显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超过50%的科研力量是在读研究生;从嫦娥探月到蛟龙深潜,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背后,研究生群体也已成为一支关键时刻“扛得住、顶得上、打得赢”的战略支撑力量。你们的学长王立晗博士,深耕微波光子测量领域,历经四年攻关,成功研制出高精度光时延测量仪,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让“中国精度”闪耀世界,并荣获2025年度IEEE光子学会全球仅10人入选的研究生奖学金。计算机学院的硕士生吴日新,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个9岁孩子的生命,他品学兼优、科研突出,还两获全国数学建模一等奖,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奉献精神与创新锐气。他们以不同方式展现了何为“时代担当”,何为“南航品格”。希望大家以他们为榜样,既追求科学真理,也葆有人文情怀;既磨砺“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也培育“勇闯无人区”的胆识。在攻坚“卡脖子”难题中展现担当,在攀登科技高峰中实现作为,不仅成为学术创新的开拓者,更当好民族复兴的筑梦人,以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面对未来的无限可能,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从今天起,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研途画卷将在你们面前徐徐展开,你们带着问题求知、带着使命求学、带着信念求索,与时代同行、与家国同心,不断创造和描绘研途的精彩

最后,再次感谢同学们选择了南航,学校将竭力为你们的逐梦之旅引领方向、为你们的全面成长保驾护航。衷心祝愿你们始终铭记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弘扬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校风以扎实的科研勾勒青春,以卓越的贡献回应时代,努力成长为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未来的强国一代!谢谢大家!

首页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 |下载专区 |校历

友情链接

南京市御道街29号

025-84892424

025-84891512

office@nuaa.edu.cn

关注微信企业号

获取更多服务

版权所有  20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政办公室  苏ICP备11035779号   地址: 南京市御道街29号   邮编: 210016  技术支持:梦蕾科技